一、調節閥選型的重要原則
調節閥的選型與其它儀器設備選型既有相同之點,又有不同之處。根據調節閥的工作原理、結構特點以及使用的特殊性,我們認為在滿足生產工藝要求的前提下,調節閥的選型還應把握好以下四個原則。
1.**性原則 **工作是企業生產的重中之重,**是企業*根本的效益。在化工等工業自動化生產線中,壓力、溫度既是生產工藝的技術指標,又是**監控的重要指標。調節閥是專門用來調節管道系統中各種介質的流量和壓力的裝置,調節閥的性能好壞,直接關系到企業的**生產,因此,在選型時我們必須把調節閥的溫度、壓力和材質三個條件放在首位,嚴把**關。
2.節能性??則 管道系統中的介質流過調節閥時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些熱量損失,對于有保溫要求的生產工藝來說,這無疑是一個能源浪費。因此,在調節閥的選型中,我們要根據工藝要求,選擇節能型的產品 。
3.先進性原則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,新材料、新工藝、電子信息技術在調節閥產品中得到了廣泛應用,具有智能控制型的調節閥已研發成功,我們應盡可能地選擇具有當代先進技術水平的調節閥產品,大搞技術**,提高產品的競爭力。
4.經濟性原則 隨著調節閥技術的日新月異,目前調節閥的生產廠家及產品種類繁多,功能也各有不同,價格參差不齊,在選型時,既要考慮產品的性能,又要考慮產品的價格,選擇性能價格比高的調節閥產品*好。
二、調節閥的選型方法
調節閥類包括調節閥、節流閥和減壓閥,其作用是調節介質的壓力、流量等叁數。調節閥的選型方法隨著它的使用場合的不同,其選型方法也不同。根據我們的實踐體會,主要介紹以下選型方法。
1. 從使用功能上選閥需注意的問題
1)調節功能①要求閥動作平穩;②小開度調節性能好;③選好所需的流量特性;④滿足可調比;⑤阻力小、流量比大(閥的額定流量參數與公稱通徑之比);⑥調節速度。
2)泄漏量與切斷壓差 這是不可分割、互相聯系的兩個因素。泄漏量應滿足工藝要求,且有密封面的可靠性的保護措施;切斷壓差(閥關閉時的壓差)必須提出來(遺憾的是許多設計院的調節閥計算規格書中無此參數),讓所選閥有足夠的輸出力來克服它,否則會導致執行機構選大或選小。
3)防堵即使是干凈的介質,也存在堵塞問題,這就是管道內的不干凈東西被介質帶人調節閥內,造成堵卡,這是常見的故障,所以應考慮閥的防堵性能。通常角行程類的調節閥比直行程類的調節閥防堵性能好得多,故以后角行程類的調節閥使用將會越來越多。
4)耐蝕它包括耐沖蝕、汽蝕、腐蝕。主要涉及到材料的選用和閥的使用壽命問題,同時,涉及到經濟性問題。此問題的實質應該是所選閥具有較好的耐蝕性能且價格合理。如能選全四氟閥就不應該選全耐蝕合金閥;能選反汽蝕效果較好、結構簡單的角形高壓閥(滿足兩年左右使用壽命),就不應該選結構復雜、價格貴的其它高壓閥。
5)耐壓與耐溫 這涉及調節閥的公稱壓力、工作溫度的選定。耐壓方面,如果只是壓力高并不困難,主要是壓差大會產生汽蝕;耐溫方面,通常解決450℃以下是十分容易的,450~600℃也不困難,但到600℃以上時,矛盾就會突出;當溫度在80℃時的切斷類調節閥選用軟密封材料通常是不可取的,應該考慮硬密封切斷。
6)重量與外觀 此問題非常直觀,一定是外觀好、重量輕的閥受使用廠家歡迎。這里要改變一種偏見,認為調節閥是個“老大粗”,重一點或外觀差一點,沒什么了不起。現在我們十分重視它,從而提出了調節閥應該具有小型化、輕型化、儀表化的特征。
2.從綜合經濟效果確定閥型
在滿足上述使用功能的要求中,適用的閥有幾類,此時便應綜合經濟效果確定某一閥型,為此,我們認為,至少應該考慮以下四個問題:
1)高可靠性①結構簡單;②可靠性高。這里需要改變過去片面追求性能指標,忽視可靠性的錯誤作法。
2)使用壽命長。
3)維護方便,備品備件有來源。
4)產品價格適宜,性能價格較好。
3.調節閥選型的優選次序
根據調節閥的功能優劣和上述觀點,特提供調節閥的優選次序如下:
①全功能超輕型調節閥→②蝶閥→③套筒閥→④單座閥→⑤雙座閥→⑥偏心旋轉閥→⑦球閥→⑧角形閥→⑨三通閥→⑩隔膜閥。
在這些調節閥中,我們認為應該盡量不選用隔膜閥,其理由是隔膜是一個極不可靠的零件,使其隔膜閥也成為了可靠性差的產品。